欢迎来到一曲书阁

一曲书阁 > 都市言情 > 边关小医娘的种田日常 > 247.第247章 黑虎回来了

底色 字色 字号

247.第247章 黑虎回来了(1/4)

    第247章 黑虎回来了

    不光是兵部花费增加了数倍,赈灾的花费也是先帝在时的数倍,还有治理水患、修国道、建基地、建国都、建海港等等花费,皆是先帝在时没有的支出。

    并且陛下对百姓还特别恩赐,每季都有很多天灾州城免粮税。单看这些支出,只觉大夏国库要空虚到能养老鼠。大夏国力早就入不敷出,离亡国不远了!

    结果却是,国库以翻倍式增升!好像陛下不管怎么增兵,怎么减税,都动摇不了国本。这还是国库,不算陛下和皇后的私库。

    开始户部官员还想找理由说一说皇后的花销太大的事,数据却是直接打脸,人家皇后压根没花国库一个子!内务府每月为后宫花的钱,是先帝在时的十分之一。

    皇后简直是史上最节俭的贤后了!这账对的户部官员哑口无言,再也不敢挑兵部的账。满朝文武更是无话可说,特别是从长安来的老派官员。

    他们都想不明白,这钱是从哪来的?陛下总是减免粮税,虽然燕地推广的新农作物极高产,还有跟北疆通商和开放海商,但也不至于赚这么多吧?

    事实就是,真的就赚这么多!并且我们陛下花钱都用于民生,既没有自己修园林、修行宫,又没有让各地进贡劳民伤财的奇珍异宝。

    修桥铺路、贯通水利,虽然费银子,可在修好之后,却能带动州城县镇的经济,让蜀中的丝和茶能更省时地出海,让岭南的糖和果子能出现在北疆人的餐桌上。

    滇州的花草成为胭脂斋的原材料,黔州的漆器成为江南的紧俏品,亳州的纸、江右的瓷是出海最受欢迎的商品之一……

    让地方百姓能在春秋两季农耕时节之外,能做些副业振兴乡村,实现一条路带富一个村,一座码头带富一个镇。

    所以虽然前期投入基建的银子看似很多,但很快地方上的商税就收了回来。

    户部官员被打脸的后续就是,顾长萧觉得他们跟不上国家的建设脚步,特别让户部官员下放学习,不然再这样下去,他们反而成了拖后腿的。

    总之结果就是满朝文武皆同意寒星带兵去闽州,但暂时是治理闽州的祭祀问题,以及防御登岸的海盗。至于正式出兵倭国,则待定。

    但锦岁知道其实已经定了,就是明年春,因为现在出船去倭国风向不利。顾长萧之所以没在朝堂上说,就是为了给寒星和海军的时间。

    也为了走漏风声,让倭国提前防备。别以为这个时代就没有汉奸,据燕九所说,闽州一带很多地方商人跟倭国交易频繁。

    商人重利,有些商人眼里只有利益没有家国,若倭国出的价格够打动人,他们肯定愿意做内奸。

    所以在寒星正式出兵前,得把闽州的这些奸细给钓出来,攘外必先安内,只有内部稳定,海军才能放心远征。

    寒星出征之前和燕十二娘带着安安进宫见锦岁,将军远征,还是本朝从未有过的海战,生死安危谁也说不好。

    寒星是来将妻儿托给锦岁的,因为他很清楚陛下不喜欢燕家,真出了什么事,能护十二娘和安安的还是皇后。

    锦岁郑重承认,她永远都会保护十二娘和安安,让寒星放心征倭。同时她又在空间找能送寒星的东西,发现真的没有什么可送了。

    地图、望远镜、六分仪、指南针、药品、食物、发豆芽的技术、甚至将海水脱盐术她都教给了寒星。听说海盗们出海带的不是淡水,而是能放置更长久的淡酒。

    锦岁还特地让燕家商队去往北疆更北更远的地方,找回啤酒花,成功酿造出低度的啤酒,装到船上做备用淡水。

    当然,将士轻易不得饮酒,这是

-->>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上一章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
  新书推荐:被太宰治缠上是种什么体验 回到九零当咸鱼 欺负人是坏文明 小村医 恋爱脑的事你少管[娱乐圈] 社恐玩家怎么和带土he啊 入戏里 从国宝到刀剑的本丸生活[综] 满级悟性:我以升格下界成就道祖

设置

字体样式
字体大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