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0-120(20/39)
难怪将他给叫过来。俞慎思在旁边坐了?片刻,两?盏凉茶下肚,身上的燥热散去,心绪也平静下来。
高明进此时才问他有什么看法。
公事上,俞慎思不会掺杂私仇,补充道:“开国?之初,朝廷鼓励开垦荒田,规定垦荒田不纳田税。因而有?不少乡绅地主动歪念,将良田谎报成垦荒田从而避税。如?今新策依旧延续了?垦荒田不纳税这个规定,下官认为,这次清丈田地,对于那些垦荒田亦要清丈严查,将虚报成垦荒田的田地清算出来。”
高明?进?点点头,这个倒是忽略之处。
几位大人也认可,如?此?更周全些,只是如?此?又要投入更多的人力。
就此?事,几位大人又讨论一盏茶的工夫,最后定下了?方略便散去-
俞慎思站起身准备随着诸位大人退出去,高明?进?唤住他,问及信州、奉州等地旱灾之事陛下之意。
昨日?皇帝下了?旨意,户部派也安排官员和?御史前?往核查,高明?进?必然知晓详情。
俞慎思不与他多说,只冷笑道:“朱薯生长周期几个月不能立即挽救灾情,旱灾波及州县多,朱薯栽种肯定有?限,户部又要忙了?。”
高明?进?沉吟一声,笑着站起身道:“你二哥带回的朱薯倒是一定程度缓了?燃眉之急。”
对于高明?进?的这一句“你二哥”俞慎思稍感意外。
俞慎言过继出去,高晖便是高家长子,就算高明?进?不称呼官职姓名,也该称呼是他
的表哥。他一直唤二哥,那是他们俞家承认高晖长幼之序。
高明?进?竟也这么称呼。
他可不认为高明?进?会将高晖过继给俞家,高晖是他牵制他们姐弟三人的一根线,他岂会剪断。
他冷笑一声,上前?一步揶揄:“二哥?高大人是准备将二哥过继俞家?下官提前?谢过高大人。”
高明?进?拧了?下眉头,瞥他一眼,“我当?年该将你留下。”
“呵,高大人忘了?算命先生说的,你我命里相克。”他拱手道,“下官就先告辞了?,免得在此?克了?高大人的福寿。”
望着少年退出去,高明?进?眉头拧得更紧,在堂中愣站片刻,幽幽地叹了?声-
从户部回翰林院,日?头虽然西斜,阳光依旧烤晒,虽然户部和?翰林院很近,街边树木成荫,走回去还是热得很。
回到?翰林院听到?皇帝对俞慎言的折子批复,随后便召俞慎言。
随后几日?又召见几次,与几位大臣商议一番。
另一边清田纳税新策的方案,于数日?后最终敲定,正式落地推行。
地方官员知晓此?策是陛下强制推行,但是他们不敢骂皇帝,只能骂高明?进?这个“始作俑者”,若非是他提出这个新策,哪里有?陛下支持推行。
不仅地方官员,士绅地主也是对其诅骂,对此?策不满,不愿配合官府。
与此?同时,皇帝的案头又多了?一摞参高明?进?的折子。
这日?俞慎思当?差,皇帝让白尧读折,他在旁边仔仔细细听着。
参高明?进?的折子真是五花八门?,渎职、欺君、受贿这些也就罢了?,还有?参高明?进?逛青楼狎妓、铺张靡费、霸占良女等等。甚至还有?的官员一连上了?数道,不带重样的。
不管皇帝信不信,后面那些生活作风的折子俞慎思是不信。
高明?进?会卖官鬻爵、贪污受贿,会草菅人命,甚至欺君犯上,干尽大奸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