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0-100(19/41)
到皇帝手?上。高明?进拿不准皇帝之?意。
按照大盛定制,他进士出身?,又是户部堂官, 理应在会?试主考官的参选名列之?中, 这?本无疑。
进殿时瞧见太子、郭阁老和杜尚书的神色, 约莫能猜到刚刚殿内对于主考官人选有过一番争论。
甚至争论的就是他。
会?试主考官, 没?有谁不想当,这?是名利双收的差事, 办好了位置朝上进一进也非不可?能。
“臣资历尚浅,忝列其中, 实在汗颜。”
皇帝冷笑一声,“你这?是当面欺君。”
高明?进惶恐施礼,“臣不敢。”
皇帝并非降罪, 君臣之?间一句玩笑而已。他放眼远眺殿前的空旷和前方的殿宇,神色几许怅惘,说道:“这?几年,西北、东南军需,运河治理, 多地?大灾, 如今国库紧张。朕知你这?个户部侍郎掌管不易,这?些年辛劳,户部尚书之?位一直空缺, 是该找个人替你分?担。”
此?话之?意再明?显不过。
高明?进慌忙俯身?请罪,“臣无能, 未能为陛下分?忧,有负圣恩。”
皇帝余光瞥了眼,“朕知爱卿不易,平身?吧!”
高明?进抬起身?未有起身?,户部尚书空悬非三五个月,已有二?三年,一直都是他代管尚书之?职。在朝中人看来,这?户部尚书的位子似乎就是为他留着。现在安排户部尚书,无疑是取代。
陛下对他这?几年掌管户部不满意,想让他挪位置。
他拱手?禀道:“陛下仁厚不降罪,臣不敢推罪。臣以为如今的朝廷国库不足,主要在于赋税不足,赋税不足在于人丁不足,人丁不足在于田地?不足。臣出身?草野,知民之?状况,亦知民之?所想。民有其田,必人丁兴,人丁兴则赋税足,赋税足则国库足。
如今耕者无田,仕禄者阡陌相连,良田数以千顷计,赋税难加。臣之?愚见,欲国库足,必遏其兼并田地?。欲遏其兼并田地?,历来之?法皆不足以仿效,当令其亦纳赋税。”
皇帝微愕,看向眉头微蹙一脸忧色的臣子。@无限好文,尽在晋江文学城
自古以来仕禄者不纳赋税是定法,历朝历代皆如是,从未有士人纳赋税之?说,这?个想法着实大胆。但此?法的确能够遏制田地?兼并,亦能增加赋税。
然士绅纳税,必令天下士绅不满,激起他们反抗。
皇帝沉默半晌,上前抬手?虚扶一把,高明?进忙谢恩起身?。
皇帝转身?一边朝殿内走一边忧虑重重问:“爱卿可?有具体之?策?”
高明?进亦步亦趋,回禀:“臣惭愧,尚未有具体实施之?策,所以一直未敢奏禀陛下圣听。”
皇帝顿步,回头看着高明?进,君臣十数载,他对臣子是了解的。高明?进有才,然行事谨慎,没?有具体实施之?策,在这?个时候贸然提出得罪整个士绅的法子,其意已明?。
皇帝回到御案前,放下绣炉,重新拿起刚刚礼部杜尚书的折子,看着其上列出之?人,道:“朕听闻爱卿家中有晚辈参加此?科会?试。”
“是臣内侄。”
皇帝顿了下似乎记起来,“乙卯科南原省解元。”
“是。”
皇帝手?指在折子上轻轻点着,看着一排臣子,若有所思。
皇帝知晓高明?进,高明?进亦知皇帝。
郭阁老必然是举荐他为主考官,其目的陛下和太子不知,他却明?明?白白。
他